目前分類:視覺創作風格研究-李新富 (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aaa.jpg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50513.JPG

(此圖摘自甜甜的數位學習部落格)

ap_F23_20090609023752819.jpg

(此圖摘自廖韡的BLOG)


  • 徐俊良學長的作品偏向影像為主,
  • 而廖韡學長的作品比較以向量的方式去完成。
  • 很有趣的對比,聽老師說當初是有刻意做一個區分。

 

  • 兩位學長的作品都很優秀,
  • 一起辦的個展、同一個展演空間,
  • 同為海報做為發表的題材,但風格及手法卻完全不一樣!!
  • 就連個性也是迥然不同,一個外放、一個內收。

 

  • 徐俊良學長的作品其實還算蠻容易從影像中去理解海報裝所隱含的意義。
  • 不過、廖韡學長的作品比較需要讓人去思考,
  • 因為有些作品即使有標題做為提示,
  • 可是、還是讓人想破頭也無法將海報內容及題目做連結。
  • 所以、設計師介紹自己的作品真的很重要。

 

  • 雖然、自己想做的方向是希望以影像的部份為主
  • 不過、我比較喜歡廖韡學長的作品,因為比較讓人有想像的空間
  • 當了解其中含義時會不禁讓有人有恍然大悟或者是會心一笑的感覺。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今天由秀婉介紹香港知名的平面設計師-陳幼堅
  • 很精采,又多認識了一名不是科班出身背景的設計師
  • 1228304022_DvmnlK.jpg 


  • 主要架構: ( 紅字部份為重點摘要)
    • 1. 前言
    • 2. 簡介
    • 3. 榮譽獎項 "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 文化"
    • 4. 背景經歷 "設計不是讀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
    • 5. 經營理念 "以市場的角度看設計,不以感性掩飾理性,迎合時尚潮流"
    •  6. 創作風格 "平面設計的歷程有如馬拉松賽跑,漫長且充滿挑戰力,
    •                     從生活感受中得來,從別人的評價看自己"
    • 7. 設計風格 "商業是命題,藝術是境界,努力將商業的命題做到藝術的境界,達到雅俗共享"
    • 8. 作品簡介
    • 9. 與香港設計師靳埭強的比較  "中西文化融合的美學"
    • 10. 自創產品品牌 "東情西韻"
    • 11. 影響與發展
    • 12. 結語 "將工作融入生活中,再不斷創新"

  •  老師建議:
    • 1. 做報告要有自信要懂得去批判
    • 2. 作品可以用創意構思、階段性或類別去做區別
    • 3. 在手法及思路上還有技術方面多做深入探討,增加學術性及深度
    • 4. 陳述的方式不要太過平鋪直述,缺少組合和變化,可用概念化方法
    • 5. 大擔假設,小心求證
    • 6. 官方的說法都需採保留態度
    • 7. 比較差異化可用簡單的方式、用設計的觀念去思考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0001.jpg

  • 同樣是香港設計大師
  • 同樣不是依循正規科班出身的背景
  • 同樣是融合了東方元素在設計作品中
  • 同樣獲獎無數、並在國際間享有盛名
  • 但兩者的差異性在於 ?


c0002.jpg 

c0003.jpg   


靳埭強: works of kan Tai-Keung

陳幼堅 : Alan Chan Design Company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學學文創志業

CRW_8045-5.jpg

  • 薇閣小電影中熟悉的電影一角
  • 男女主角初相識的地方

CRW_8109-5.jpg

  • 與大師間的面對面接觸 感覺就像跟國際接上了軌道般
  • 黃色聚光燈灑落在大紅色的沙發上
  • 知識的傳承 時間的流逝   讓學習 更加有了生命力

CRW_8125-5.jpg

  • 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CRW_8337-5.jpg 

2009→0510。我們在學學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畫其所見: 畫出所看到的,主要畫出主體客觀的描寫,通常以寫實的方式呈現

millet-03m.jpg 

 

  • 拾穗
    ﹝The Gleaners﹞
  • 1857 年
  • 油彩‧畫布,54 x 66 公分
  • 奧塞美術館,巴黎,法國 

  • 1859 年的《晚鐘》及1857 年的《拾穗》之中,至今仍存在著與製做當時同樣感人的質素。
  • 米勒生長於諾曼第的農場,本圖是他在 35 歲左右以前尚找不到藝術方向的苦鬥時代之代表作。
  • 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寫實主義的手法,這特別可以見諸收割之後一望無垠的稻田中站立的三個人。
  • 其簡潔紮實的素描功力,及風景處理上對於不必要部份的省略之點特別引人注目。
  • 馬車、馬、房子、樹木、雜草等的背景及其間所見的小人影乃是此一廣大的勞動場面所不可或缺的成份。
  • 在米勒的作品中常以人物為中心,這一點異乎經常聽懂﹝森林語言﹞的其他巴比仲派畫家。
  • 其後梵谷還臨摹過米勒的作品。

  • 米勒﹝Millet﹞﹝1814-1875﹞
  • 米勒出身於法國諾曼第的一處貧苦農家,自小酷愛繪畫,由於經濟上困難,廿十歲始得習畫。
  • 廿三歲那一年,獲獎學金負笈巴黎,經常涉足羅浮宮,這是他在物質困頓之餘,極大的精神慰藉。
  • 1840年以「肖像畫」入選沙龍,如願的躋身畫壇,當然在物質上並沒有給他多少的助益。
  • 1849年,由於巴黎政局不穩,街頭暴動頻仍,於是偕同妻兒遷居巴黎近郊,鄰近楓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
  • 這也是他最窮困潦倒的時期,雖然三餐不繼,經常借貸度日,不過對田園的熱愛,及藝術的堅持,
  • 更確立了他創作上的平淡實樸的風格,完全摒棄了早期為了糊口而迎合他人的態度。
  • 1875年,米勒的繪畫生涯達到顛峰之際,卻突然咯血病逝,終以最光彩的英姿,結束了窮困潦倒的一生


  • 畫其所知:
  • 畫出自己所知道的,大部份加入文化及史實的限定因素在內、秩序感強烈,表現整體較沒
  • 有原創性。(例: 聖經故事、埃及繪畫..)

botticelli-1482x.jpg 


  • ﹝Allegory of Spring
  • 1482
  • 蛋彩畫板,203 x 314 公分
  • 烏菲茲美術館 ,佛羅倫斯﹝Florence﹞,義大利


  • 這幅畫面的情節是發生在一個優美雅靜的樹林裏,美麗端莊的維納斯位居中央,
  • 她以閒散幽雅的表情等待著春之降臨。
  • 不過,與《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相比較,這幅畫的維納斯顯得缺少歡樂情緒。
  • 相反的,在她右邊的三位「優美」女神﹝阿格萊亞、賽萊亞、攸夫羅西尼﹞,
  • 右邊的一個象徵「華美」,中間一個象徵「貞淑」,左邊一個象徵「歡悅」;
  • 她們沐浴在陽光裏,相互攜手翩翩起舞,給人間帶來生命的歡樂。
  • 在維納斯的左邊,季節女神弗羅娜﹝Flora﹞正以優美飄逸的健步向觀者迎面而來,
  • 她全身披戴著飾花的盛裝,身後跟著春神莎菲爾和風神。
  • 象徵「春回大地,萬木爭榮」的自然季節即將來臨。
  • 風神看來沒有貴族氣息,形象比較生動,在一定程度上倒很像是中間美神維納斯的僕役,
  • 而畫面上唯一佔有顯著地位的男子形象,則是最左邊那個好象在採摘樹上果子的Mercury
  • 實際上這位眾神的使者是在用他的神杖驅散冬天的陰霾。他是眾神的信徒,在這裡是報春的象徵。
  • 此外,在維納斯的頭上,還飛翔著被蒙住雙眼的小愛神邱比特﹝Cupid﹞,
  • 他正朝著左邊的人準備把金箭射去。誰要是中了他的金箭,便產生如癡似狂的愛情。
  • 這一切,都是波提切利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的寫照,
  • 他把詩人的讚美以豐富的形象手段象徵性地鋪陳在這一幅畫上


  • 波提且利﹝Sandro Botticelli﹞﹝1445 ~ 1510﹞
  • 提且利是義大利文藝復興初期的畫家。他所作的宗教畫及以神話、歷史為題材的寓意畫,
  • 富有詩意和世俗氣習。他運用十五世紀新的繪畫方法,發展了中世紀的裝飾風格,創造出富於線條節奏,
  • 精緻明淨的獨特畫風。作品有《春》﹝Allegory of Spring﹞、《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 《誹謗》及但丁的《神曲」插圖等。
  • 波提且利受當時富有的梅迪奇家族之一的成員羅倫卓梅迪奇之託,
  • 為他的鄉村別墅繪製了《維納斯的誕生》這幅名畫。
  • 畫中,維納斯站在一只貝殼上,從海中升起,飄飛在一陣灑落的玫瑰花中的風神,將貝殼吹拂到岸上。
  • 四季女神展開了一件紫色斗篷,迎接正要上岸的維納斯。


  • 畫其所感: 畫出自己所感受到的

不僅僅是描繪外界的世界,也著重在主觀的表現的個性,

除了求取強烈的自我表現外也加入入精神與情感

vangogh-1889-2m.jpg 

  • 星夜The Starry Night
  • 1889
  • 油彩畫布,72 x 92 公分
  • 現代美術館,紐約﹝New York﹞,美國


  • 在這幅題名為《星夜》的畫中,畫面上的線條差不多一樣的粗細,
  • 一排排地列在山上,像從左邊向右迸進行,帶來動勢的感覺。
  • 這些線條,除了房屋及高聳入雲的教堂外,都是這樣的,並且向後曲捲著,越捲越高。
  • 畫面左邊的是插入天空的絲柏,伸向天際,象徵著梵谷患了精神病的孤獨的靈魂。
  • 在畫面下方,聖雷米的街景,沈睡在深夜裡。畫面上方則是藍色的夜空,
  • 佔了畫面三分之二的位置,看來有如太陽一般發出強烈光線的月亮,
  • 與閃爍的十一顆星星,浮現在夜空中,雲彩像漩渦。
  • 梵谷的星空,不只是自然現象的形象化,而是他的幻想與意志的顯現。
  • 梵谷所畫的月亮及星群都具有眩人的光彩閃耀在天空。
  • 他用極鮮艷的線條,使月亮及每一個星星旋轉著,連接著,表示它們正在橫過銀河。
  • 梵谷的線條充滿了強烈的力量,一筆線條緊接著一筆線條,
  • 猶如雕刻家的作品一樣強烈及清晰。


  • 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 ~ 1890﹞
  • 梵谷是荷蘭牧師之子,曾住過布魯塞爾、艾登、海牙、德倫特、魯恩和安特衛普等地。
  • 梵谷在荷蘭時期所表現的繪畫特色是:用色陰暗,造型滯重,描繪主題主要為農民及其農務。
  • 其弟西奧﹝Theo﹞勸他用當時一般印象派畫家所用的明快的色調,他不予理會;
    但在安特衛普的短期停留期間,他開始對日本的浮士繪和魯本斯﹝Rubens﹞的作品發生興趣。
  • 1886 年,梵谷回到巴黎和西奧一起工作,由於西奧當時主持的畫廊全力支持新派畫,
  • 因此接觸到許多印象派畫家作品。因此這時期,他繪畫的題材和用色有了全然的變化;
  • 他採用印象派畫家的技法,曾一度傾向秀拉﹝Seurat﹞的點描法,
  • 題材則轉向花卉、巴黎景物、人像畫及自畫像,這種轉變使他嘗試到新的觀念。
  • 1888 年,梵谷前往阿耳﹝Arles﹞,他畫了很多色彩明亮、生動、充滿情感及對光的表現的風景畫和人像。
  • 不久高更也前去同住,使他的作品明顯受到綜合主義﹝Synthetism﹞的影響,其特色是造型簡化,
  • 少用混色。1888 12 月,梵谷精神變得錯亂,一直到他去世之前,不斷遭受間歇性精神病的折磨。
  • 在聖雷米﹝St Remy﹞和奧文斯﹝Auvers﹞,梵谷完成的作品中使用鮮活的色彩、陰鬱而如火焰般的筆法,
  • 充分顯露出他深受折磨的精神狀態。1890 7 月,梵谷於奧文斯持槍自殺。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To: 有修視覺創作風格研究的同學:

  • 5/10 論文導讀專題企劃的課確定停課 ,
  • 但有要去研討會的同學,請留意下方研究會訊息.
  • 出發的細節會再公佈在網站上!!

 

  • 活動議程: (預計18:35結束)
  • 13:00 - 13:30  報到
  • 13:30 - 13:50  開幕致詞
  • *** 詳細議程表以同學手上那份為主.


  • 此「國際華文設計研討會」特別邀請日本淺葉克己、韓國白金男、
  • 香港靳埭強國際學者相關資訊請您參考以下時程表與講師資訊,歡迎大家來參與!

    活動日期:2009年5月10日 14.00-18.30
    活動地點:學學文創志業1F
    主持人:林磐聳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化創藝產學中心主任)

    主講嘉賓:
    1.日本:淺葉克己(東京字體設計協會會長)
    2.韓國:白金男(韓國成均館大學校藝術學部教授)
    3.香港:靳埭強(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與設計學院院長)

    此次活動台灣師範大學免費開放100位學員名額給北部設計相關系所之學生及設計師、設計相關系所老師報名參與。
    因名額有限,欲登記請儘早於5/3(日)前,與臺師大學文創中心劉華欣聯絡。(huahsin31@gmail.com /2322-5953#119/ Fax: 2322-5042)。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unter Rambow 之海報設計表現風格之探討

058_Plakate.jpg 

  • 主要架構:
  • 一、德國海報設計發展源由
  • 二、Gunter Rambow 生活經歷與創作活動
  • 三、Gunter Rambow 海報設計表現風格分析

  • 參考資料:
  • 【書】
  • 1. 陳放編著 ,《世界大師設計意念》黑龍江美術出版社 , 哈爾濱 , 2000 1版
  • 2. 黃光男 ,《海報設計概論》, 台北市立美術館 , 台北 , 1993 初版
  • 3. 蘇宗雄(2003),海報的藝術與機能性,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 4. Richard Hollis著(1999):平面設計發展史,龍溪出版社
  • 5. 靳棣強(2000)。海報設計。香港:萬里書店
  • 6. 岡特.蘭堡:河北美術出版社
  • 7. 現代平面設計簡史 :詹文瑤,李敏敏編著, 重慶大學出版社
  • 8. 世界現代設計史 :王受之,中國青年出版社

  • 論文】
  • 1. 圖像與象徵在海報設計上之研究 / 姜彥竹
  • 2. 剪影圖像在視覺傳達設計上之應用研究/李信慧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19th末-20th末
  • 15th: 以義大利為中心, 文藝復興,人文主義 , 以人為主義
  • 17th-18th: 啟蒙運動 (Enlightenment) -科學興起/民主思維的建構
  • 由神權->君權->人權
  • (無知讓人胃懼->啟發知識->點燃智慧)
  • 19th: 英國革命
  • ** 資訊數位化,類比會因為媒介轉換而有所磨損,數位不良
  • ** 技術性的東西容易被取代  EX: 攝影比賽造假
  • ** 近代,現代,維多利亞時期
  • 現代設計(目標,風格,理念,觀念): 藝術&生活的結合 / 藝術與科學技術的統一
  • ** 為Art 而Art ? 為生活而Art
  • 現代風格成長時期,介於2次大戰期間
  • ** 歐洲:由理論開始
  • ** 美國:從現實的角度出發
  • ** 英國(設計的發源?)-->德國 --> USA-->全世界
  • 現代化:三個層次
  •  1. 器物技能- ex:提供電腦,手機 
  •  2. 制度- ex:教育制度,食,衣,住,行..
  •  3. 思想行為- ex: 學潮運動,思想上的自由
  • 藝術,設計,生活三者間的關聯,互動性
  •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unter Rambow(岡特.藍堡)- 德國的視覺詩人

wigger.jpg  

1938年(1歲)出生於德國
1958年(20歲)進入卡塞爾大學造形藝術學院進修繪畫與應用藝術
1964年(26歲)於法蘭克福創辦個人設計事務所
1974年
(36歲)成為國際平面設計師協會(AGI)會員並於卡塞爾大學擔任視傳系教授
1992年(54歲)於卡爾魯斯厄設計學院擔任視傳系教授
1993年
(55歲)日本《IDEA》雜誌評選為世界平面設計師百傑之一

  • 岡特•蘭堡(Gunter Rambow)1938年出生于德國,
  • 1958年進入卡塞爾造型藝術學院學習繪畫和實用美術,
  • 畢業後擔任廣告代理機構的藝術總監,負責設計產品和服務業的廣告,積累不少產品的經驗。

 

  • 在此期間,建立自己的攝影工作室,1968年遷到法蘭克福,
  • 74年擔任卡塞爾大學平面設計專業教授,國際平面設計師協會成員。
  • 在30年的職業生涯中,設計了約3000幅招貼,每一幅招貼後面都有一則故事。
  • 他的作品多次在國際藝術大展和雙年展上獲獎,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並將他的作品作為永久藏品珍藏。
  • 他出生於二戰的發源地-德國,二戰結束時才8歲,他的童年生活是在炮聲、廢墟和饑餓中度過的。 
  • 土豆使蘭堡度過苦難的童年,沒有土豆就沒有蘭堡和他的藝術。
  • 蘭堡對土豆有一種特殊的感情,土豆文化是他本能領悟的民族文化,是他面向世界的一扇最初的視窗。
  • 蘭堡的土豆文化令人稱道的不是土豆本身,二十奇特的創意和視覺效應的魅力。
  • 在蘭堡為"Egoist"雜誌所作的招貼以及蘭堡在1966--1988年個人展系列作品中,
  • 能看見一個普通的土豆在講述著一個不平凡的故事。透過藝術處理使得土豆達到非同尋常的視覺效果,
  • 又通過土豆文化的表達賦予作品深刻的內涵和生命力。
  • 當時處於饑餓時期的德國人發現,經過種植的土豆可以食用,因此可以說是土豆救活了德意志民族。

     2007121219340412.jpg

    海報設計表現風格之探討:

     1.繪畫圖形表現時期(約1960~70年)
    • 60年代的繪畫圖形廣告造型優美,表現自然,深刻,注重畫面整體設計意念的把握,
    • 盡可能擺脫純繪畫藝術中直觀的寫實表現受到Hans Hillmann的影響,使用黑白手繪的自然線條為主。
      形:傳達主題使用自然、感性、手繪式的線條,並以具象、寫意的色塊進行組合。
      色:色彩多以單色,如:黑、紅、綠、白表現。
    • 27.jpg
    • 2.攝影圖形表現時期(約1970~90年)

    • 以超現實風格作為視覺表現的語彙,並運用精湛的攝影技術及暗房技巧來創作作品。
      形:深受超現實主義影響,作品大部份以攝影方式拍攝現成物,
    •      運用暗房技術呈現誇大、令人驚奇的面貌以突顯主題,畫面呈現無限的想像力。
      色:由於運用攝影方式,呈現精緻細膩的調性。

      29.jpg
    • 3.符號性圖形表現時期(約1990年至今)

      • 回歸單純、簡潔、清楚、明瞭的表現形式,重視視覺張力,
      • 呼應 Bauhaus「少即是多」的設計原則。
        形:將設計概念轉化為單純簡潔的視覺符號,符號充滿生活的象徵性。
        色:色彩以單純原色為主,如:紅、白、黑等。

       

      • 80年代的攝影圖形廣告風格是蘭堡的又一個頂峰時期,蘭堡風格也好,德國風格也好,
      • 攝影圖形都把廣告藝術帶入了一個新時代,引導了國際潮流,
      • 他為慕尼克費舍爾出版社涉及的系列招貼作品表現了蘭堡對朝現實主義的理解和發展。
      • 他善於用攝影手段表現夢幻世界與現實世界,虛與實之間的關係,
      • 注重把一種元素的疊合視感作為強烈的對照物研究,他的招貼作品以其悉尼的寫實性攝影圖形著稱,
      • 他感興趣的是物體、照片和抽象概念的綜合藝術效果。這個時期的攝影招貼作品不僅感染了觀眾,
      • 也是攝影藝術家們感覺到了攝影藝術的自我價值和應用價值的存在。
      • 90年代,當一批設計師陶醉于攝影招貼時,蘭堡的思維又一次起了變化,
      • 單純、簡潔、明瞭、注重視覺力度又成為他追求的新風格。

       

      • 最能代表蘭堡風格的時期應該是80年代左右,在這一時期的作品中,
      • 除了表現出一種非凡的想像力之外,他的攝影蒙太奇手法在當時還沒有電腦技術的條件下,
      • 用暗房手法來完成,是我們今天難以想像的。他本人認為他早期的作品從藝術性來說,
      • 比後期的作品要更和諧,由於手頭的設計任務越來越多,他不得不常常把印刷的事交給印刷廠負責,
      • 這一點他曾自責說這將給他的作品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教學思

      • 很多人都知道蘭堡的招貼藝術成就,其實蘭堡的影響同時在於他是一位優秀的設計教育家。
      • 從70年開始至今,他在28年的教育生涯中,培養造就了一大批年輕的設計師。
      • 蘭堡的教育思想植根於20世紀20年代的德國包豪斯設計教育思想體系中所提倡的功能主義,
      • 正如他的作品所表達的那樣,用視覺語言說話,強調視覺功能,
      • 善於用最簡單的視覺語言表達最深刻的內涵蘭堡能非常準確地捕捉表現事物的本質特徵,
      • 尋找非直觀的視覺元素,經過藝術性誇張表現其深刻的內質;視覺功能至上,
      • 恰如其分地把握視覺語言,使人一目了然。
      • 他常常表示反對使用太多不同的工具,對於使用電腦,他同樣持批評的態度,
      • 他認為藝術設計隨著使用電腦而日趨衰退,
      • 當然他並不想廢除使用電腦或否認它作為一種工具的用處,
      • 但他寧願使用鉛筆也不願依賴電腦,因此在卡塞爾大學時,
      • 只要有必要,他就會叫人把電腦吊到天花板上,留出設計的工作空間,
      • 這並不是說他怕被電子設施所沾染,
      • 而是他要避免使自己的學生在選擇主題或媒介物時過早地變得太專業化。

  •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分組名單: (順序未確定)
  • 1. 貞蓉 + 家榛 : Art Deco
  • 2. 祝瑋 + 玉如 : 日本方面
  • 3. 秀婉 + 明驥 + 仁和 : 台客 or 台灣原住民文化  (暫定)
  • 4. 良州 + 俊孝 + 俊賢 : 高科技文化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後定案為: gunter rambow   (因為還是要以平面視覺設計為主)

gunter_rambow_resize.jpg


 參考書籍:

untitled.bmp 


 


 

  1. Philippe Strack (菲力浦史塔克) - 產品設計師 ; 資格不符

428984-00-embed.jpg 

2. 奈良美智 - 還不算國際大師級....不建議做為研究主題 (Orz.. 好喜歡他說)

nailiang.jpg

三. Joe Buissink - 自動放棄 ; 因為跟平面設計上較沒有太多關聯性 (只是單純影像)

 4355.jpg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如果  老師可以接受影像界的大師的話
  • 我想做有著 "好萊塢婚禮攝影大師 "之稱的-Joe Buissink (喬必信)
  • 記得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
  • 是在新光三越的法雅客外的展覽牆上
  • 後來拿了簡介回去後 有上網找了一些資料
  • 發現 他的照片風格真的吸引了我
  • 11.jpg 
  • 而像這類型的照片
  • 我覺得我真的會擺在家裡掛在牆上當做畫一般展示用

 


 

  •  ◎來自媒體對喬必信Joe Buissink佳評:
    亞洲藝術新聞-『喬必信的影像有充滿抒情詩意和浪漫的鄉愁。』
    華爾街日報-『喬必信創造的影像是超越我們所知的慣例,擁有豐沛的創造力。』
    英國BBC -『婚禮攝影大師』紀錄片中,喬必信名列全球頂尖的五位婚禮攝影師之一。
    美國攝影雜誌-「十大婚禮攝影師」。
    聯合國國際攝影藝術聯合會-「國際攝影領導獎」。
    國際婚禮人像攝影師協會(WPPI)-重要人物。

untitled-1.bmp

 

  • 『母與子』
  • 一張『母與子』的照片,Joe Buissink 在開場白中自述中提到,
  • 因為被自己的照片所感動,在人生走過40個年頭後,下定決心放棄心理學的工作,
  • 邁入全然陌生的婚禮攝影師行業。如果按照台灣的標準來看,可說是名符其實的『中年失業』;
  • 事實上,剛起步的 Joe Buissink 一點也不知道該如何經營這個事業,
  • 帶著幾張過去拍過的風景照片,前往『婚禮展』布置攤位宣告自己將成為一個婚禮攝影師。
  • 想當然,這樣的宣傳效果即為有限,接案的價碼也非常低,約為700美金左右,
  • 很多客源還是依靠從前的朋友與同事介紹而來。

 

  • 忍耐再忍耐!成功提高接案金額
  • 初期嘗試 Joe Buissink 讓感到非常失望,
  • 700美金甚至比『鮮花』、『結婚蛋糕』等結婚場合布置的金額還低得許多。
  • 婚禮攝影是一門非常辛苦,所得卻很有限的行業,Joe 心理想該來點不同的變化了。
  • 他毫不避諱地提高自己接案的金額 - 1400美金,朋友們都笑他Crazy!
  • 在成熟市場中,價格決定一切的情況下,足足半年 Joe 沒接到一筆生意,
  • 靠著信用卡借貸度日的生活,帶來相當沈重的壓力。

droppedimage.jpg

  • 相信自己,說服客戶
  • 市場上總會有些人想要嘗試不同的 Idea,這是Joe Buissink 一直堅信的道理。
  • 不管在台灣的演講或是接受 BBC 的專訪中,他都強調:『花會凋謝』、『蛋糕會吃完』、
  • 『結婚禮服將會再也穿不下』,唯一能讓新人喚起回憶地,只有那一張張的照片。
  • Joe Buissink 的堅持換來了認同,他開始接案了。
  • 客人們好奇,付出兩倍的金額請來的攝影師可以換得什麼呢?

 

winter05_celebrity71a.jpg

  • 打破傳統,創立新風格
  • 回到當時,1995年的美國,婚禮紀錄類似台灣拍攝學校的畢業紀念照般,
  • 所有與會的來賓排排坐好。婚禮攝影師架起大型相機,打好燈光,一聲令下後拍出『出席照』。
  • Joe Buissink 把自己當作『婚禮記者』,甚至更進一步打自己想像成『人像記者』。
  • 不用大型相機、不帶笨重的腳架,快速地穿梭在人群之中獵取鏡頭。
  • 許多客戶事後回憶起Joe Buissink 的工作,稱讚他是『忍者』、『快槍俠』,
  • 甚至是『終結者』!很多客人在聽到快門聲音後,意識過來是怎麼回事時,
  • Joe Buissink 已經拍好收工了。就是這麼快,才能拍下許許多多非常自然的照片。
  • 當喬必信將其作品一張一張介紹給未來的客戶與準新娘看的時候,
  • 不少準新娘才看見幾張作品就開始流下眼淚地說「不可思議的,這並不是我的婚禮!」。
  • 喬必信回答說:「這就是妳的婚禮,妳也辦的到。」
  • 打響知名度,接案價格往上翻
  • 喬必信過去專攻心理學,使得他具有注意觀察對象的本質。
  • 『抓住對象的本質』是他在專業上最根本的出發,
  • 因此他總是能預測接下來可能拍攝到的美麗畫面,成功順利地捕捉到難得的精采時刻。
  • 隨著市場的打開,Joe 接案價成功向上提升到了2800美元,堪稱是業界中的金鑽!\

 

  • untitled.bmp

 

  • 然而,他並不以此為滿足,他相信在每一件作品中,
  • 總是可以見到令他自己感動、讓別人也驚呼的瞬間畫面。
  • Joe說:『有熱情,所以我開心地做這項工作。如果有人不開心,是因為缺乏熱情。』
  • 因此,有別於一般攝影大師的高不可攀,喬必信總是洋溢著熱情的活力,
  • 隨時隨地讓人感染了他熱愛攝影魅力。現在,他決定將客戶的照片集結成冊,
  • 製作成專輯。隨著成本的上揚,Joe 再次將接案價往上翻了一倍,高達 5600
  • 進軍L.A.好萊塢
  • 雖然不像開業時一等半年才有結果。
  • 這一次的調價,卻也讓Joe餓了快三個月,市場才開始接受這樣的安排。
  • 無疑,Joe 的眼光是對的,相簿專輯不僅收藏方便,更適合闔家觀賞與業務展示。
  • 很多人專程去他的工作室欣賞這些作品。不過,Joe 也體認到 5600美金應該是這一行的極限了。
  • 美國著名的地產家,唐納川普曾說:
  • 『不管做生意還是買地產,只有三個字 Location(地段)、Location、Location.』
  • Joe 抓住了這個 Idea 決定向大都會 L.A. 進軍,將自己的工作室搬到著名的好萊塢附近。
  • 於此同時,Joe 也使得其接案金額水漲船高,到達驚人的 10000美金了美元!
  • 名人婚禮 再創高峰
  • 這一次好萊塢的藝人們沒讓 Joe 等太久,高得嚇死人的接案費,
  • 一點也沒讓這些高知名度的明星吃驚,反而爭先恐後地來找 Joe 操刀。
  • 最驚訝的是終極警探製片的喬‧西佛(Joel Silver) 的婚禮攝影甚至高達到新台幣300萬元。
  • 其他諸如珍妮佛‧洛佩茲(Jennifer Lopez) 第一位獲得超過一百萬美金酬勞的拉丁藝人、
  • 克莉絲汀‧阿奎萊拉(Christina Aguilera) 迪士尼花木蘭主題曲主唱 ..等拍過無數著名影視巨星婚禮。
  • 並且更是眾多知名人物的專屬人像攝影師如史蒂芬‧史匹柏、比爾‧柯林頓..等;都邀請他來拍攝
  • 魔鬼就在細節中
    想要在競爭激烈的婚禮攝影師這一行中佔得一席之地,光靠照片品質和知名度仍是不夠。
  • Joe 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聘用專業助手,負責婚禮場合中一般性的攝影,
  • 例如:家人們的合照與行禮事宜。Joe 則負責游擊,四處尋獵值得拍攝的目標。
  • 除此之外,工作室中還有 Robert 專門負責數位修片與挑選的工作,也負責將照片放大輸出。
  • 一般美式的婚禮都在週末舉行,Joe 週一將工作所得的數位檔案與底片交由助手處理,
  • 週四以後才再進公司看結果。團隊合作下,
  • 不僅工作效率更高,客戶滿意度也跟著提升。

 

  • 隨著,名人客戶的不斷增加,保密與法律工作也是 Joe 非常注重的一環。
  • 尤其在狗仔文化盛行的今日,Joe 注重隱私的作法,讓客戶對其信賴更是加分。
  • 現今,Joe 每一場工作的接案價高達 15000美金!訪問時,問為何不 Double 到 20000美金呢?
  •  Joe 笑著說:以這個價位,每年的工作量大約可以拍 40場之間,
  • 這正符合他所設定的工作週期,因為他熱愛攝影,所以不希望太高的價格,使得拍攝工作因而減少。

12.jpg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連結到相關網址去看看喔!!)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以人為中心 ; 找一位設計師做為本學期通盤的研究.
  • 可以以論文的大方向(有所幫助)作找設計師的依據.
  • 【上課方式說明】
  • * 1/3 老師上課
  • * 期初小組報告:期初2~3人為一組 ; 選定一個主題做報告及討論.
  •    * 期中10分鐘簡要報告 PPT
  •    * (議題在視覺思維相關的;某一特定時期,類別,地區) 資料收集,分析,探討---啟發.
  •    * EX:音樂,服裝,北歐風,環保設計,建築,平面,極簡風,... 不限定範圍,OK.

 

    【期末報告】
  • 為個人報告(書面報告+PPT)
  •    * 可多找兩三位讓老師提供建議.
  •    * 設計師條件限定:
  •   1. 要跟視覺相關  2. 大師 :特定風格/對當代有所影響  3. 不研究國內設計師 
  •    * 老師將提供豐富的藏書及資料 ; 可多加利用國內外碩博士論文/期刊/書籍

Sunam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